中山二院凌晨发布通报,既没有细节也没有关怀丨九派时评
九派新闻评论员 木姗
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针对11月7日的网传报料“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疑受实验环境和试剂影响致多人患癌”,11月8日凌晨,中山二院(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,即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,简称“中山二院”) 发布了情况通报,表示“近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、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”,而“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于2009年启用,至今培养超过200名学生”。目前,根据白鹿视频报道,广州卫健委科教处工作人员称,正在按照流程跟进处理,稍后会有官方说明,会组织第三方机构调查实验室。

一日之内,赶在凌晨便发布通报,中山二院的反应不可不谓“迅速”;但从通报内容本身来说,又不可不谓之“草率”。既没有更多细节信息的披露,如具体实验操作、流程以及有无数据指标可反映实验室环境安全情况等等,也没有让人感受到身为医院——救死扶伤、疗愈疾病这一特定场所,所应有的最基本的人文关怀。
原来的学生、现在的职工,所患癌症到底和实验室有没有直接关系?无论是证明直接相关还是证明完全无关,都不是容易的事,就像院方所说“个体癌症发生的诱因极其复杂”。
但是,事实情况是,为何众多网友更倾向于认定二者存在因果关系?一是可以查到的公开数据,通报中提到的相关癌症,发病率大约处在十万分之几的级别,和该实验室目前表现出两百分之几的发病率相比,还是有很大差异;二是一种朴素的直觉,从已核实情况的这两名患者来看,为何在离开实验室之后,短则一年、长则5年就纷纷确诊癌症?虽然通报不曾公布具体年龄,但博士毕业不久,应当还是正年轻的时候,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两个年轻人早早就得上了公众心目中的“不治之症”?
没有具体细节的回应,让公众感觉不到任何诚意;没有情感温度的措辞,也让公众感觉不到任何关怀。
对于一个月前刚刚确诊胰腺癌的年轻医生来说,什么叫“目前情况稳定”?病情进展能够“稳定”吗?即便这种“稳定”是相对于“急性进展期”“加重期”而言的某种医学专业术语,也会让大部分人感到情感上完全无法接受。
希望院方能够在“初步回应”之后,能披露更多有关细节,能对当事人给予更多帮助和关怀、解答公众心中的疑问;也希望当地卫健部门及时跟进事件处理、组织第三方机构深入调查,尽快给当事人和公众一个交代。
九派评论投稿邮箱:pinglun@jp.jiupainews.com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